許多權威媒體機構認為內燃機面臨的是一個尷尬的未來——沒有未來。盡管連續(xù)十年虧損,銷量不足通用汽車和福特汽車的十五分之一,但特斯拉的估值幾乎是上述兩家汽車公司的兩倍,就是很好的例證。
以美國為例
在美國,特斯拉基本是純電動汽車(BEV)行業(yè)的唯一玩家。2020年美國BEV市場的一大特點是特斯拉和通用汽車的聯(lián)邦稅收抵免政策的逐步取消。根據(jù)這種縮減進行調整后,2019年美國每輛BEV的平均聯(lián)邦稅收抵免為3240美元。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美國各州的退稅差別很大,但大多數(shù)BEV顯然是在有良好激勵措施的州銷售出去的。事實上,還有一個重要的激勵因素:電動汽車沒有任何燃油附加稅。對于相當糟糕的美國平均燃油經濟性(每加侖25英里,每年行駛1.5萬英里)來說,這相當于每年300美元。然而,我們還包括汽油和電動汽車的二氧化碳排放的外部成本50美元/噸,將這一價值降低到114美元/年。
綜合看來,如果有效電池成本基本上為零,美國市場對BEV的需求為1.4%。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隨著更多的SUV系列推向市場,充電基礎設施繼續(xù)改善,未來這一數(shù)字將會增加,但從數(shù)據(jù)上看,BEV在美國市場占據(jù)主導地位的可能性似乎微乎其微。
以挪威為例
與美國不同,在經歷了多年的大規(guī)模激勵之后,BEV現(xiàn)在是挪威汽車市場的中流砥柱。BEV占據(jù)了超過40%的新車市場,盡管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補貼富人購買特斯拉、奧迪和捷豹貢獻的。
同樣與美國不同的還有挪威對于BEV的激勵政策,挪威電動汽車的巨額激勵讓準備購買電動汽車成為購車者的熱門選擇(最優(yōu)選)。第一個激勵措施是挪威對電動汽車免征增值稅。這項激勵相當于車輛購買價格的25%(打75折),有效期至少到明年年底。第二,挪威根據(jù)重量和二氧化碳排放對汽車征收巨額額外購置稅,BEV也不受此項稅收影響,相當于購車者又能減少近10470美元的開支 (以100千克輕版本的電池進行計算)。第三,BEV在通行費和停車費上也節(jié)省了很大一筆錢,盡管各個市政當局正在逐步收取相當少的費用,但相較于燃油汽車還是有其相應的優(yōu)惠。此外,BEV可以在公交專用道上行駛,可在高峰時段為司機節(jié)省大量時間。最后,BEV還節(jié)省了挪威巨額的汽油和柴油稅。按照2019年的平均匯率,加上前面提到的激勵措施,挪威每年每輛BEV總計激勵2081美元。